一部中國企業家探索企業經營制勝秘籍的好書 ——讀宋志平《經營制勝》有感
宋志平先生新著《經營制勝》分為從管理到經營、選業務與選人、聯合重組、理性競爭、合理定價、有效創新、互聯網+、三精管理、格子化管理、共享機制共十章。
“中國企業‘走出去’要做到三件事:與非洲當地企業合作,共同發展;在合作過程中向非洲國家轉移先進技術;幫助非洲國家培養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。”9月9日,在首屆絲路國際產能合作領軍論壇上,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宋志平就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合作發言,并在會后接受了媒體采訪。......
“中國企業‘走出去’要做到三件事:與非洲當地企業合作,共同發展;在合作過程中向非洲國家轉移先進技術;幫助非洲國家培養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。”9月9日,在首屆絲路國際產能合作領軍論壇上,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宋志平就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合作發言,并在會后接受了媒體采訪。
對于國企和民企的關系,宋志平認為,不應當將國企和民企的關系簡單理解為“國進民退”或“國退民進”,兩者實際上是“孿生兄弟”的關系。國企與民企在“抱團出海”的過程中,應當有組織地“走出去”,互通有無,互相配合。
中國企業要與當地企業合作
宋志平介紹稱,在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和水泥裝備需求已趨近于飽和,以及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背景下,中國建材也加快了海外建設的步伐。目前全球70%左右的水泥裝備由中國建材一家公司提供,在非洲“近乎百分之百都是中國建材提供的水泥裝備和玻璃裝備”。
一位在央企工作,曾派駐埃塞俄比亞的業內人士表示,近些年中國對埃塞俄比亞投入了大量資源,“基礎設施基本都是中國人修的。幾十萬人在埃塞做生意,這些讓埃塞人對中國人有很直接的認識。”
這位業內人士在非洲工作期間,看到當地存在一些“搞各種倒買倒賣的,而且擠占了當地就業,老百姓很生氣”。“還有一些私營企業者,奔著非洲廉價的生產要素和豐富的資源過去,存在偷稅漏稅、壓低工資,甚至向當地政府行賄的行為。”
宋志平在演講中也提出,中國企業“走出去”要做到三件事:第一件事是中國企業能否與非洲當地企業合作,共同發展。宋志平舉例說,“中國建材在土耳其、埃及,都是跟當地公司進行合作,把建設部分交給當地公司。”第二件事,是中國企業能夠在合作的過程中,向非洲國家轉移一些先進技術。第三件事是幫助非洲國家培養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。
“這樣你才能走深、走遠、走長,不然的話‘走出去’還會走回來,所以‘走出去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。”宋志平表示。
宋志平還介紹了中國建材今后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下的“六個一”發展計劃。這“六個一”分別是:第一,做十個建材產業園。宋志平介紹說,中國建材目前已經在贊比亞、蒙古、哈薩克斯坦、埃及、泰國做了五、六個圍繞建筑材料上下游的產業園;第二是做十個海外倉,把中國的建筑材料向海外分銷;第三是做十個國際檢測認證中心,為“一帶一路”沿線的發展中國家制定國家標準;第四是做一百個建材分銷中心,目前中國建材已經建有50多個分銷中心;第五是做一百個海外智慧工廠管理;第六是做一百家國際工程EPC項目。宋志平表示,希望把中國建材40多年形成的綜合體系,整體移植到響應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海外戰略中,幫助沿線發展中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。
民企與國企是孿生兄弟
在中國企業走向非洲的過程中,“抱團出海”的說法被不斷提及。對此宋志平表示,國企和民企“走出去”是一個共同的海外兵團,“一起抱團出海,用混合所有制的方法,用國企的實力加上民營的活力。”
“事實上中國建材‘走出去’,提供絕大多數信息的領路人都是民營企業。民營企業在前面打前戰,把信息匯聚起來,中國建材像大部隊一樣去接應。” 宋志平在采訪中說道。
他舉例說,中國建材在贊比亞與一位當地工作20年的中國民營企業家合作,取得很好的效果。中國建材在埃及、埃塞俄比亞等地,也對當地有中國民營背景的產業園進行投資和支持,與民企共享當地的信息與資源。
對于如何理解“抱團出海”,宋志平表示,其第一層含義在于,中國企業要有組織地走出去,“在市場上不要打亂仗”。他談到,日本企業在海外的經驗值得中國企業學習,“日本企業就是有組織地走出去,在海外不進行自相殘殺的競爭。”
其次,“抱團出海”不僅意味著國企和民企要聯合起來,互通有無、信息共享,還包括與第三方的合作,而不是“我來你走”、“吃獨食”。
宋志平舉例說,非洲個別地區以往是法國企業的“地盤”,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業務,不可避免會“動了法國人的奶酪”,而中國建材在非洲拓展業務時,積極與法國施耐德電器等外資企業展開戰略合作,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“考慮到相關方的利益,才能最終取勝,人家才能接受你”,宋志平說,“企業在‘走出去’時,不要太在意一時一地的得失,而要有長遠的大局觀,要有利他精神,利他最后才能利己。”
(責任編輯:俞垚伊)
熱門品牌價格
地區頻道價格
宋志平先生新著《經營制勝》分為從管理到經營、選業務與選人、聯合重組、理性競爭、合理定價、有效創新、互聯網+、三精管理、格子化管理、共享機制共十章。
從戰略、管理、創新和文化4個維度,梳理出20對常見的企業迷思,形成了100個命題、100個故事和100個觀點。
宋志平:“企業在面臨著市場、技術、創新的不確定性時,要做出正確的選擇,而我稱這個選擇為'經營'。”
所以,我們既要正確地選擇業務,也要正確地選擇人。很多企業在選擇業務的時候,選來選去、來回變換,始終也沒選到一個好的業務。但是有的企業選好一個業務以后,就扎扎實實地一直做下去,不停地進行持續創新,做得就很好。因而,選業務至關重要,選定了以后,就要一直把它做下去。
推薦文章